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四)

2022-03-09 来源:文库网

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四)


四、名文对应与阅读测试 对应文之一: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闻心居作文网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地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逐它那离合的神光了①。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们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②。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记叙的先后次序是什么? 答:梅雨瀑--梅雨潭的绿--联想其它名胜的绿--赞美梅雨潭的绿。 2、文中的重点是表现梅雨潭中的绿,但是作者却用偌大的篇幅写梅雨瀑的景色,其中有哪三种原因: 答:其一、梅雨潭处于梅雨瀑这个大环境中,先写这个大环境,再写局部的雨潭,以此勾勒出一幅完整的风景画图。其二、用这神幻的梅雨瀑来映衬梅雨潭及其绿。其三、形象地介绍梅雨潭因梅雨瀑所溅出的犹如白梅状的水花而得名。 3、写梅雨谭中的绿树,为什么联想起其它几处名胜的绿? 答:用"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也太暗了,和梅雨潭的绿相对比,突出梅雨潭的绿的特点。只有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倒好处。 4、本文是用隐藏式的抒情,还是用显露式的抒情?结合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种抒情方式? 答:显露式抒情;因为文中侧重于表现梅雨潭中绿的绝美,由此引发的抒情不应显露,不必含蓄,这样才能使作品的主旨鲜明突出。 5、作者对梅雨潭之绿的赞美中用哪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拟人手法;这样更亲切,更便于抒发作者对其绿的赞美之情。 6、简析文中的第3段划线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的? 答:情--"着实可爱";景--此处细腻地描写那绿的诱人景色,从中体现出情由景生,以情颂景之特点。 对应文之二: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朱自清 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象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这时,正是盛夏。我们下船后,藉着新生的晚凉和河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消散;到了此地,豁然开朗,身子顿然轻了--习习的清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了。南京的日光,大概没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蓬蓬的,水象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象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①。我们出了大中桥:走不上半里路,船夫便将船划到一旁,停了桨由它宕着。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他自己却静静的蹲着。他是看惯这光景的了,大约只是一个无可无不可。这无可无不可,无论是升的沈的,总之,都比我们高了。 那时河里闹热极了;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来往。停泊着的都在近市的那一边,我们的船自然也夹在其中。因为这边略略的挤,便觉得那边十分的疏了。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但秦淮河确也腻人。即如船里的人面,无论是和我们一堆儿泊着的,无论是从我们眼前过去的,总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任你张圆了眼睛,揩净了眦垢,也是枉然。这真够人想呢。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②。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象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象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③。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象是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④。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画线①中用哪一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对比手法。以西湖的夏夜之热、水之沸着一般,与南京之夏夜、秦淮河之冷冷地绿着的水相对比,突出夏夜秦淮河水"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此时亦喜亦忧的情绪。 2、画线②这段景物描写得颇为形象,其中表现的主体是什么?哪些描写最能突现这个表现主体的特征?这些描写含蓄地表现河中的什么景象? 答:光晕;"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罩着"突现无数光晕的特征;含蓄地表现秦淮河灯光之纷繁。 3、画线③中表现的主体是什么?而"垂杨树"及"老树"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表现主体是月色;这两者起到衬托月色的作用,使月光显得更加动人、多姿。 4、怎样理解画线④的含义? 答:作者为秦淮河在浑沌的灯光和清朗的月色交融、映照下所独有的美景而感叹,为能观赏和消受此番景象而感到庆幸,从中渗透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5、从文中找出两处并简析作者是如何流露其情感? 答:显--通过对比突出秦淮河之水的"冷冷的绿",突出作者对此的赞美之情;结尾一句,作者用"厚秦淮河"和"厚我们",以此表达其赞美之情。 6、文中主要表现什么?作者又写月色,其意图是什么? 答:主要表现秦淮河中的灯影;用月色来映衬河中的灯影,使散文更有韵味,而且使河上的灯与天空中的月色交相辉映,其景色尤为美丽动人。 7、简析画线②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意境? 答:"秦淮河上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景物形象鲜明,含蓄地表现河上的繁多的灯光及河上热闹的景象,其十分诱人,令人遐想。其中蕴含着作者的赞美之情,而且情景交融,体现出意境美。 对应文之三: 夏感 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热烈、急促、紧张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流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季节。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第二段中通过哪几种感官,表现什么景色?这样写可以收到什么效果? 答:视觉--"麦流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听觉--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嗅觉--"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这种综合描写使作者笔下的景物形象、生动,有声有色。 2、第三段中,写各季节中有代表性的不同色彩是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对比手法;突出夏季之标志性的黄色,显示出蓬蓬勃发生命力。 3、第四段中是叙事,其表现什么?文中通过哪一个关键字,突出了什么? 答:表现农民的辛苦、忙碌、操劳;行文中重复运用"快"这个字,突出农民紧张的劳作。 4、春花秋月是历代文人歌咏的对象,而本文的作者为什么却要赞颂夏季? 答:在作者眼里,夏季是"收获之已有,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也就是说,夏季凝聚着人们辛勤的汗水,又饱含着人们对未来、对生活的希冀和憧憬。 5、简析本文如何体现出"形散神不散"? 答:对勤劳的农民的赞美,这是本文的主旨,即统率全文的"神"。但是在行文中,作者却放开笔写夏季里大自然的景色及田园农作物成熟的景象。接着通过春、秋季与夏季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的对比,以突出夏季颇具标志性的黄色。以上景物描写充分体现出抒情散文的"形散"。而"形散"的宗旨是"神不散",由写景之"形散"引发出"神"。接着作者写辛勤操劳的农民,抒发对他们的赞美之情,这才是全文的"神"。 6、要做到"形散神不散",行文中必须使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完整。就本文,简述1段与2、3、4段之间的结构关系。 答:第1段与2、3、4段之间是总与分的关系,第1段是总领,正文中的三段是分述。即第一段总述"夏天是一个热烈、急促、紧张的旋律"。第二段,通过景物描写,形象地表现其"热烈"。第三段,则以各季节里的色彩对比,突出夏季里农作物迅长而呈现出的黄色,意味着做"最后的冲刺",这是"急促"。第四段,通过叙事突出农民"紧张"地劳作。以上可以看出本文的总与分的层次结构关系。其中分述部分,即正文中又体现出一种并列关系。 7、就抒情的隐与显而言,简述本文用什么特殊方式抒情? 答:文中虽然没有直白地赞美勤劳的农民,但是在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如在有关农民紧张地操劳一段叙事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结尾句,作者"高度赞美",这是明点,是情感的显露。可是受赞美者是"黄金的季节",而没有明示勤劳的农民,这就显得隐与显参半。作者之所以采取如此抒情方式,意在不把话说透,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使其品味。 对应文之四: 钓台的春昼(节选) 郁达夫 因为近在咫尺,以为什么时候要去就可以去,我们对于本乡本土的名区胜景,反而往往没有机会去玩,或不容易下一个决心去玩的。正唯其是如此,我对于富春江上的严陵,二十年来,心里虽每在记着,但脚却没有向这一方面走过。……偶尔看见了一家扫墓的行舟,乡愁一动,就定下了归计。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和家人等去上了几处坟,与许久不曾见过面的亲戚朋友,来往热闹了几天,一种乡居的倦怠,忽而袭上心来了,于是乎我就决心上钓台访一访严子陵的幽居。 "先生,罗芷过了,钓台就在前面,你醒醒罢,好上山去烧饭吃去。" 擦擦眼睛,整了一整衣服,抬起头来一看,四面的水光山色又忽而变了样子了。清清的一条浅水,比前又窄了几分,四围的山包得格外的紧了,仿佛是前无去路的样子。并且山容峻削,看去觉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向天上地下四围看看,只寂寂的看不见一个人类。双桨的摇响,到此似乎也不敢放肆了,钩的一声过后,要好半天才来一个幽幽的回响,静,静,静,身边水上,山下岩头,只沈浸着太古的静,死火的静,山峡里连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半只。前面的所谓钓台山上,只看得见两大个石垒,一间歪斜的亭子,许多纵横芜杂的草木。山腰里的那座祠堂,也只露着些废垣残瓦,屋上面连炊烟都没有一丝半缕,象是好久好久没有人住了的样子。并且天气又来得阴森,早晨曾经露一露脸过的太阳,这时候早已深藏在云堆里了,余下来的只是时有时无从侧面吹来的阴飕飕的半箭儿山风。船靠了山脚,跟着前面背着酒菜鱼米的船夫走上严先生祠堂的时候,我心里真有点害怕,怕在这荒山里要遇见一个干枯苍老得同丝瓜筋似的严先生的鬼魂。 在祠堂西院的客厅里坐定,和严先生的不知第几代的裔孙谈了几句关于年岁水旱的话后,我的心跳也渐渐儿的镇静下去了,嘱托了他以煮饭烧菜的杂务,我和船家就从断碑乱石中间爬上了 钓台。 东西两石垒,高各有二三百尺,离江面约两里来远,东西台相去只有一二百步,但其间却夹着一条深谷。立在东台,可以看得出罗芷的人家,回头展望来路,风景似乎散漫一点,而一上谢氏的西台,向西望去,则幽谷里的清景,却绝对的不象是在人间了。我虽则没有到过瑞土,但到了西台,朝西一看,立即就想起了曾在照片上看见过的威廉退儿的祠堂。这四山的幽静,这江水的青蓝,简直同在画片上的珂罗版色彩,一色也没有两样,所不同的就是在这儿的变化更多一点,周围的环境更芜杂不整齐一点而已,但这却是好处,这正是足以代表东方民族性的颓废荒凉的美。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多处渲染钓台周围静谧的气氛,从文中摘引能突出这种静的景物描写的语句。 答:"双桨的摇响,……要好半天才来一个幽幽的回响";"山峡里连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半只";"屋上面连炊烟都没有一丝半缕"。 2、文中哪些描写能表现钓台的荒凉? 答:"纵横芜杂的草木";"废垣残瓦";"荒山";"断碑乱石";"周围的环境更芜杂不整齐"。 3、结尾中划线处这段话表达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答:对代表东方民族性的颓废荒凉的美的赞许。 4、怎样理解作者所认为的"荒凉的美"? 答:荒凉美是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是返璞归真古老的美。 5、这是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但是文中的1段和2段及4段却是叙事,其在文中各起到什么作用? 答:1段和2段叙述作者访钓台严子陵的起因,引出全文;4段起到过渡作用,即由沿途见到的景物过渡到结尾段中的登钓台及作者的情思。 6、简述结尾段画线处中,如何体现出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答:"四山的幽静,这江水的青蓝","周围的环境更芜杂不整齐",作者勾勒出的这些景物引发出作者对这种"东方民族性的颓废荒凉美"的赞美,体现出情与景的相互交融。 7、简述结尾画线处中所勾勒的钓台周围的"幽静"和"荒凉"与第3段的景物描写是一种什么关系?对结尾段中的景物为什么只是简单的勾勒? 答:照应关系;因为第3段中的景物描写已经表现出钓台周围的静与荒凉之特点,在结尾中只需要点拨一下即可。 8、第3段中,作者写环境的荒凉时,由此引发出什么心境?结尾中作者却对此荒凉发出赞美,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答:惧怕的心情;通过前后心情的对比,意在突出后者--赞美之情,这是欲褒故贬,以此强化这种荒凉之美。 9、文中作者展开记叙与抒情的具体思路是什么? 答:登钓台的起因--沿途见到的静谧与荒凉的景致--与严子先生后人交谈后心情镇静下来--登钓台俯视沿途所见景色后情感突变。 对应文之五: 云雀 [法]儒勒·米什莱 云雀是最典型的田野里的鸟儿。这是庄稼人的珍禽。她总是殷勤地伴随着他们,在艰辛的犁沟中间,到处都有她的足迹。她给他们鼓劲,加油,为他们歌唱希望。希望,这是咱们高卢人的古老铭言;正因为如此,他们把这种平凡的鸟儿尊为"国鸟"。她的羽毛并不美丽,但是她天性勇敢,充满欢乐。 大自然似乎有些亏待云雀。她的脚爪长得使她不适合在林间栖息,她只好就地筑巢,与野兔为邻,田沟是她的穹庐。当她孵化幼雏的时候要度过多少动荡不定、充满风险的生活啊!无数的烦忧,无数的忐忑不安!一片浅浅的草皮怎么能给这位母亲掩藏起她的小宝贝儿,抵挡住狗、鸢和鹰隼的窥伺呢。她匆忙地把小鸟孵化出来,又匆忙地把颤颤抖抖的幼雏抚育成长。谁能不想到这不幸的鸟儿和她那忧郁的邻居野兔有着同样的悲怆呢! 此物多愁结,惊惧噬其心①。--拉封丹 然而由于她生性愉快,善忘,或者你要愿意,也可以说她轻率,总之是充满了法兰西式的乐天精神,于是相反的情况发生了;一旦脱离险境,"国鸟"又重新获得静谧,她又像从前那样歌唱:显示出无法抑制的喜悦。更令人惊奇的是:她多灾多难的动荡生活、那无数残酷的苦难并没有使她的心变得僵硬无情②;她仍然那样快活,善良,合群,满怀信心。她具有这些稀有的优秀品质,堪称鸟类中友爱的模范;云雀也像燕子一样,必要时还会哺育自己的姐妹呢。 她是白天的女儿。每当晨曦来临,茜红微微染上天边,太阳即将升起的时侯,她就像箭一样地从田沟里直冲出去,在天空中高唱欢悦的颂歌。这是一首神圣的诗篇,像黎明一样清新,像童心一样纯洁、快乐!这嘹亮而有力的声音正是收获的信号③。"走吧,"父亲说,"你们没听见云雀在召唤吗?④"云雀跟随着他们不停地给他们鼓劲;到了炎热的中午,为他们驱赶虫蚋,连连催他们进入梦乡。她把流泉般的柔和曲调倾泻在少女侧过的、朦胧欲睡的头上。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2段与4段各自的寓意是什么?简述两段之间体现出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第2段的含义--揭示云雀多灾多难的不幸遭遇及悲怆;第4段的含义--脱离险境后,她依然是那么的欢乐和善良,对比衬托手法;将云雀的不幸遭遇与其欢乐和善良的性格形成对衬,意在突出其欢乐和善良的性格特征。 2、第3段画线①这句引文起到什么作用? 答:承接上文的内容,强化艰难险境给云雀带来的"愁结"和"惊惧"。 3、画线②中指的是云雀的什么性格?结合全文思考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善良性格;掩护、抚养自己的小宝宝;哺育自己的姐妹;总是殷勤地伴随着庄稼人。 4、画线④其寓意是什么? 答:浅层含义:快起床去耕作,去创造丰收。深层含义:去收获希望,希望养成云雀那样的品格。 5、文中除了运用局部构思中的对比衬托手法,全文的总体构思中还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 答:象征:云雀是希望的象征。拟人:将云雀人格化,刻画其多种优秀品质。 6、文中表现的主体是什么?其主旨又是什么?从第1段中找出其照应句。 答:主体--云雀;主旨--对希望的赞颂。照应句--"希望,这是咱们的高卢人的古老名言"。 7、画线③中,其浅层及深层的含义各是什么? 答:浅层--云雀早起的生活习性;深层--"收获的信号",即催促人们早起床,去劳作,去收获希望。 8、第二段中作者两次提到野兔,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答:因为对云雀的习性鲜为人知,而对野兔知之较多,即它弱小,易遭受扼杀。作者以此类比,便于读者对云雀了解。 9、显露式与隐藏式两种抒情方式中,作者主要抒情的指向是用哪一种抒情方式?其能收到哪几个效果? 答:隐藏式抒情。情思含蓄,耐人寻味;令人产生联想,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主旨深邃,发人深思。 对应文之六: 报秋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树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醒脑的作用。采几朵养在放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的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的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回答并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在第3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与玉簪花形成对比,突出此花"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之品质。 2、作者从几个方面表现玉簪花的品质? 答:谦让、奉献精神,自理能力强。 3、作者引用那首诗词与前、后两段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这首诗词是针对前一段内容,即作者自叹碌碌无为而引,从中有所感悟;"领取而今现在"是对那首诗词内涵的强化,即把握住今天,应有所收获。 4、结合文题及文章内容思考,第1段和第4段中有关玉簪花的外形描写各蕴含着什么内涵? 答:1段中的描写--充满活力,"报秋";4段中的描写--暗示"报秋",去收获丰硕的果实。 5、联系全文考虑,文题"报秋"的浅层与深层含义是什么? 答:浅层含义--意味着"秋来了";深层含义--提醒人们不要碌碌无为。 6、这是篇状物的议论与抒情散文,结合结尾句思考作者怎样将抒情寓于议论之中? 答:结尾中首句,提醒人们应该有所收获。第二句,激励人们去奋力"领取"。这两句议论非理性的论理,其中蕴含着情感因素,这是由玉簪花而引发的,是一种隐藏式的抒情。                                           作者:周健

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