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苏东坡传》:真正高级的交友之道,是一种心灵的契和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苏东坡传》:真正高级的交友之道,是一种心灵的契和


苏东坡生性豪放,一生广结良友。“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正是形容苏东坡朋友人脉之广。他这种豁达、包容,毫无功利色彩的禀性,使他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蛮荒之远,都有朋友相随。   苏东坡能交到如此多的心心相惜的朋友,关键在于他面对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相处之道。   苏轼与佛印:嬉笑怒骂,自在相处   佛印和苏东坡因为对佛教的热爱而成为了一生的好友。而他们的相处模式中,是平等尊重,但又随时可以开玩笑,自在不拘。   有一回苏东坡去探访佛印,一进门,鱼香酒浓,就知和尚藏着吃的了,但又不见在哪,屋里只有一个大磬。   于是苏东坡出了个上联给佛印:“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想,这很简单呀,没多想,就顺口对出:“积善人家庆有余”。   东坡笑道:“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还不赶紧拿出来?”佛印才知道这是计,于是两个人佛祖莲花下,吃着大鱼,喝着美酒,畅聊一番。   喝酒吃肉,在佛印面前的苏东坡脱下了森严的礼教礼节,流露的是最真的本性。最好的朋友就是相处舒服,没有刻意,一切凭心。   还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一起游山玩水,突然面前出现了一座俊逸挺拔的山峰,苏东坡想考考佛印,就问佛印这是什么山峰,佛印回答说是飞来峰,苏东坡半开玩笑的说你怎么不飞过去,佛印答曰:一动不如一静。苏东坡又狡黠的问道:那如何才能静下来呢?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这时,苏东坡会心一笑。   是啊,好的友谊就是这样,精神上门当户对,思想上意趣相投,相互懂得,相互知心。   苏东坡和佛印之间的感情就是一种高质量的友谊,他们向对方袒露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中,彼此之间是灵魂的交流、心灵的交流。   苏轼与王安石:是敌是友,互敬互重   在苏东坡进入仕途后,遇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人──亦敌亦友的王安石。王安石与苏东坡,他们政治意见不同,一个是变法派,一个是保守派。   当时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苏东坡则年轻气盛,两人在官场上经常争论不断。后来两党互争,苏东坡被贬黄州。在黄州的日子,苏东坡渐渐明白了王安石不过是在其位谋其职,做自己该做的事罢了,所有最终有了化敌为友,晚年修好的佳话。   一次,苏东坡被贬路过金陵,决定去拜访王安石。   他见到当年雷厉风行的王安石,最终也垂垂老矣,十分感慨,说道:“我今天见大丞相,穿得实在太随意了。”王安石笑道:“礼节岂是为你我这样的人设的?”   相聚的一个月里,两人谈论诗文、禅道,游览名迹。   而王安石在当年也十分欣赏苏东坡的才华。苏东坡被贬黄州,每逢有黄州人来京城,王安石总是会问一句:“东坡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作品。”   他坦荡地赞美苏东坡的才华,认为:不知道要过几百年,才有这样的。   官场上是政敌,中是好友。虽然意见、想法不同,但并不妨碍两个人成为知心好友,互相敬重。   面对“敌人”,我们需要大度和胸襟,就事论事,不以私人的感情去轻易地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或许我们就能收获更多朋友。   苏轼与陈季常:雪中送炭,莫逆之交   在苏东坡的流放生涯里,对他帮助最大的要数陈季常。   苏东坡和陈季常相识于陕西凤翔。当时的苏东坡才华初展,陈季常也是一个英姿少年,自称为豪侠。两人经常一起骑马,在马背之上谈古论今,探讨兵法。兴趣相投,让两人结下了友谊。后来,苏东坡调任,两人还是保持着书信的来往。   有着相同志趣的人,就像两块磁石,无论在哪里,都会互相吸引。真正的朋友没有利益上的索取,而当你处在危难中时,也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押往黄州,在岐亭路遇陈季常。陈季常毫不嫌弃,请他到家里住了五天。苏东坡在黄州期间,陈季常前往探望7次,有时一住就是数月。   陈季常名头响亮,黄州的名门贵族都要排队宴请,陈季常一概不见,而是跑到苏东坡住的临皋亭,一起挤在酷热的小屋里。陈季常经常接济钱物,帮助苏东坡改善生活。元丰七年,苏东坡被特赦离开黄州,陈季常专程来送行,一路送到江西九江才依依惜别。   当时北宋党派政治斗争残酷,很多人都避谈苏东坡,陈季常却亲自帮忙刊刻诗集。   “龙丘居士也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苏东坡这首《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诗很有名,衍生出“河东狮吼”这个成语,这是他与陈季常插科、打浑而作,暗讽陈季常惧内。一首小诗让陈季常成为《河东狮吼》的男主角,而本人却毫不生气,倘若没有深厚的友情,又怎会发生这样有趣的轶事?   陈季常在此之后一直与苏东坡保持着联系,这份雪中送炭之情让苏东坡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了温暖,帮助他打破了失意的苦闷,才有了后来的和洒脱。而两人也因此成为了莫逆之交。   我们多的是酒肉朋友,一起欢笑,一起相聚,可最终散场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这些朋友是锦上添花,但却不能雪中送炭。   真正的朋友就是真心相对,患难与共;真正的朋友是懂得相知,英雄相惜;真正的朋友更是君子之交,清淡如水又悠悠绵长。   待人以诚,用心以专,交友亦是交心,学会交心,便是找到与我们心灵契合的那个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