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禅者的初心》:修养身心,方得自在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禅者的初心》:修养身心,方得自在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禅者的初心》   平静的大海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恬静,一种惬意;是一种平实的心态。也许我们都应该把心平静成一片大海。   因为一场,修心为要。懂得平静,才能在繁杂的世界里守住初心。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禅者的初心》这本书中,铃木禅师就用最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的情境切入,直接或间接地谈到了如何在生活中修行和日常生活中保持初心。   作者铃木俊隆自年少即开始禅修训练,经过多年的修习而臻成熟境界。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禅师改行的大环境下,铃木仍坚守他的禅师生涯。之后铃木迁移至美国,并在旧金山建立了禅中心,在加州成立了西方第一所禅修院。   《禅者的初心》是由铃木俊隆的美国弟子整理他坐禅时的辑录,是当时专为那些对佛教一窍不通的西方人写的著名英文读物。作者所说的禅修,不是一种宗教,也不是抽象的哲学,而是一种认真、慈悲的生活态度。这是一部指导人们如何修行的书,鼓励读者去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修自己的禅心。这本书对乔布斯影响至深,也因为乔布斯的极力推崇,使更多的人开始感兴趣并接触禅修。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禅者的初心,来看看铃木禅师教给我们的生活智慧,也让我们了解如何更好地面对自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就是初学者的心。铃木俊隆认为,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   有人告诉禅师,自己很喜欢读《心经》,几乎每天都要读几遍,这算不算保持初心呢?禅师却告诉他,假如你只读过一遍,可能会深受感动。但如果你读过两遍、三遍、四遍,甚至更多遍呢,说不定你会失去对它最初的感动。   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其他修行上。起初有一段时间,你会保持得住初心,但修行两三年或更多年之后,你在修行上也许有所精进,但本心却相当容易会失去。   禅师认为,初学者的心是空的,这样就会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对一切都抱着敞开的态度,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但我们很多人在生活的磨砺下,往往忘记了最初的自己,心会变得越来越有局限性,总是想要得到什么或者固守在自己的思想中,拒绝接受更多的可能。   打的容量,找回自己的初心,禅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比如,姿势正确的打坐,可以让我们的具有正确的心灵状态;而专注于呼吸,则可以让我们学会,去做当下我们觉得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坐禅后的叩头,则有助于我们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只有在坐禅时,你才会对心的空寂状态有最清净,最真切的体验。   尤其是叩头,它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自我中心思想。你可以向佛陀叩头,也可以向猫狗叩头,叩头只是形式,关键是将自己的心放低,给予每一件事物敬重的心。   禅师的师父额头上有一块硬皮,就是叩头叩太多造成的。因为他30岁才出家,对日本僧人来说算是相当晚。而人越年轻就越比较不顽固,越比较容易除去自我中心思想。30岁的他认为自己个性冥顽不灵,所以就叩头,叩头,再叩头。70岁的时候,师父说自己年轻时像头老虎,如今则像只猫。   其实就是这么多年的修行改变了个性。结果如何并不重要,为改善自身而努力才更为要紧。叩头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修行方法。   所以最难的事就是保持初心,就是永远当个新手。哪怕你读过很多禅方面的经典,你也必须用一颗清新的心去读当中的每一句话。   你不应该说“我知道禅是什么”或者“我开悟了”。如果你开始禅修的话,你就会开始欣赏你的初心。这也正是禅修的秘密所在。   做一个“笨一点”的人   你是愿意当一个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的聪明人呢?还是当一个不够聪明但靠着勤奋努力来补拙的人呢?   我想大多人的答案肯定是希望自己是一个聪明人。   铃木禅师用一个告诉了他的答案。有这样四种马,最上等的马,看到鞭影,就知道主人想要它跑的方向和速度;次等的马品质虽然和上等马差不多,但必须马鞭接触到它的皮肤,才会知道主人的所想;下等的马,必须要感觉到疼痛,才会跑;最下等的马,必须痛到骨髓,它才会听话。   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想要当最上等的马。如果本身不是这块料的话,我们也希望至少成为次等的马。谁都不愿意做那个难以调教的下等马。   但是铃木禅师却认为,最下等的马才是最有价值的。   在你自身的不完美中,你才会坚定你的信心,一丝不苟地打好你的基础。   比如禅修中的打坐,那些轻轻松松就能把打坐练好的人,通常都要花更多时间才能掌握到禅的真实感和禅的精髓。   但有些人会因为生理结构的因素无法盘腿而坐,但只要你兴起真实的求道之心,即使没有正确姿势,一样可以做到真切意义的坐禅。   事实上,打坐有困难的人要比打坐容易的人,会在其中找到更多意义,更容易兴起真正的求道之心。不管外镜怎么变化,坚持继续打坐下去,哪怕你是最下等的马,一样可以领悟到禅的精髓。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禅修,也适用于人生。禅师经常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向人们浅显地解释道理。比如书法,他发现能成为最优秀的书法家的,都不是特别聪明的人,那些非常聪明的人通常到达某个阶段后就会停滞不前。   还有人苦恼地问禅师如何做一个好爸爸,这个人自认为做爸爸非常糟糕,禅师开导他,关键在于是否努力,如果能一心一意努力朝着好爸爸方向去做,那么即使有不足的地方也没关系。   大智若愚,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花很多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努力。   自己的天分和聪明,有时反而是障碍,蒙蔽了自己的初心,懈怠了应有的努力,反而不如那些勤能补拙的人。   不要在意结果,要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上   通常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们都是想要成就些什么,得到些什么结果。而过分看重结果的影响就是,一旦最后的“有所成”满足了我们的目标和期望,我们会开心,有时还会因此心生骄傲;假如最后的结果和最初的目标不符时,我们会沮丧白忙一场,甚至怀疑人生怀疑自己。   我们是被结果牵着鼻子走的,它左右了我们的意志,影响我们的心智。   所以,铃木禅师提倡从有所成转向无所成。   我们的努力不应该以追求结果为目的。如果以“无所成”的心态去做一件事,它就会包含正面的素质。相反的,如果投入一些特殊努力去做一件事,它就会多出一些不必要的成分。   很多人就抱着“修行可以带来开悟”这个结果来进行禅修的,其实就算铃木禅师本人,也没有说自己开悟。他在入寂前四个月,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谈开悟。   禅师还没有开口,他太太就凑过来调皮地轻声说,因为他还没开悟嘛。禅师装出一脸惊恐的样子,竖起一根手指在嘴边说:“嘘,千万别说出去!”   当时大家都笑翻了。等到笑声沉寂下来,禅师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开悟不是不重要,只是它并非禅需要强调的部分。   所以,不要把目光放在特定的东西上,不要想取得某种特别的成就。就像开悟也非禅修所得到的,禅修就是禅修。当你不注重结果时,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放下对结果的执著,把心从对未来的幻想中收回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当下发生的每一件事,不要一心二用甚至三用。   吃饭的时候在想着工作还有哪些完善的地方;陪孩子玩的时候又不停地刷手机;甚至走路的时候也在眉头紧锁思考问题。人们都想要一石二鸟,结果一只也抓不到。   就拿最简单的吃饭来说,很多时候你并没有真正在“吃”。你的嘴巴是在吃东西没错,心思却飘到别处去了,你对嘴里头的东西食不知味。你在吃饭时能够专心吃饭,一切就都顺顺当当的。不要带着一丝丝的忧虑吃东西,那表示你就是你自己。   过去发生的事情已无法改变,懊悔无用,未来的事情尚未发生,未成事实,担心也没用。做好当下,叩头时叩头,打坐时打坐,吃饭时吃饭,不作他想,才会有好的结果与未来,才会真正体会到修行的意味。   生活处处是修行   一提起修行,很多人就敬而远之,以为要过苦行僧的生活,或者要遵守严格的戒律,其实不然,铃木禅师在美国弘法数年,告诉大家生活处处是修行。   有一位妻子找到禅师,抱怨说自己在坐禅的时候,丈夫却在睡觉。她觉得自己在做很特别的事,但是伴侣却是个懒骨头。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禅师也不讲什么大道理,就拿青蛙来做比喻。一只青蛙的坐姿就像坐禅,但它却不会有任何坐禅的观念。如果有谁打扰它,它就会露出鬼脸;如果有什么昆虫飞过,它就会伸出舌头,“啪”的一声把昆虫吃掉。它的坐姿宛如打坐,但它却不觉得自己在做什么特别的事。   大家听了之后都捧腹大笑。立刻就明白了这跟我们的坐禅一样,没什么特别的。那位妻子虽然在打坐,脑子里却一直在关心丈夫的事,这样的心不在焉,就算是盘着腿在这里打坐,仍然不是真正的坐禅。而她的丈夫,哪怕是躺在床上,如果他专心一意的话,一样可以是坐禅。   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什么,都可以是坐禅,就看你的心思用在什么地方。   禅修与日常生活也是同样的一回事,禅修就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禅修。但我们通常会想,坐禅的时间结束了,我们要回到日常生活去了。这不是正确的理解,因为它们是同样的一回事,我们无处可逃。   回到生活中煮菜做饭,别看只是家务活,它本身就是修行。煮饭并不只是为你自己或别人准备食物,它是你的真诚的表现。所以,做饭时应该腾出宽裕的时间,心无杂念,不期待些什么,只管煮饭就好,那是我们修行的一部分。   有一天,南岳禅师看到他的弟子马祖禅师在坐禅,就问弟子为什么坐禅,弟子说为了开悟,为了成佛。   南岳禅师听完没有说话,随手捡起一块砖头开始在石头上磨。   马祖禅师很不解。师父回答说要把砖头磨成镜子。马祖禅师很吃惊,砖块怎么能磨成镜子呢?南岳禅师说,如果砖块不能磨成镜子,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佛就在平常心中。   我们做任何事,都可以把它看成一种修行,全副身心都投入去做,全神贯注于手边的事。把事情做得完整,就像一团熊熊的篝火那样,而不应该当一团烟蒙蒙的火。   这样,禅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我们也会因为生活中的修行更好地改变自己。   学会沟通,不要言语伤害   沟通在禅修中非常重要。一般要了解师父,就是从聆听师父开始的。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怎么说话也是一门艺术。   通常,我们听别人说话时,都只是听见自己的回声,你听到的是自己的意见。如果别人的意见与你相合,你就会接受,否则你就会拒绝,甚至没听进耳朵里去,这是沟通经常存在的一种危险。   我们应该只是聆听和接纳,把所有的成见与主观意见摆在一边,就只是聆听对方说话和观察他说话的方式,不可以有太多对与错、善与恶的价值判断。这才是我们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   禅师教导弟子说,如果你对某人说什么而他不赞同,不要尝试从知性上说服他。不要跟他争辩,只要听他的反对意见,让他自己发现自己错在哪里。   这番话非常有意思。不要把观念强加给别人,而是与对方一起思考。如果你觉得自己赢得了辩论,那一样是错误的态度。试着不要去争辩,不要有争胜心理,只是聆听就好,但我们要是摆出辩输了的态度,那也是不对的。   很多都很苦恼和子女的关系,明明是为子女好,子女却不领情。   禅师专门对这个问题做过开导,他认为父母总是高高在上,没有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虽然父母的考虑几乎都是出于善意,但说话的方式却往往不是那么妥当,而且显得片面,不切实际。每个人都有习惯的表达方式,难以按照环境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就连禅师,说话也并不都是完美的。西山禅师斥责弟子时,他习惯说“你滚”。没想到有一次,一个弟子竟然把他说的话当真,离寺而去。西山禅师的用意并不是驱逐弟子,那只是他告诫弟子的一种方式,“你滚”的意义相当于“你要当心”。   如果父母也有这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习惯的话,子女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果为人父母能够视情境不同而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那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会缓和很多。   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忠于自己的感受,忠于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毫无保留,这样子可以让对方更容易了解你。   要是别人说的话让你不高兴,你应该把感觉表达出来,但不必加上任何额外的评论。你可以说:“抱歉,我不高兴。”不必再多加一句:“都是你害的。”你也不用在生气时说你并不生气,你只要说:“我在生气。”这就够了。   不要刻意迎合别人,也不刻意伤害别人,最重要的是如实表达你自己,这样你才会,别人也才会快乐。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其实,禅并不是只为那些懂得盘腿打坐和有极大慧根的人而设立的,人人都可以学习修行。就像乔布斯的传记作者说,“禅修磨炼了乔布斯对直觉的欣赏能力,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情,在他身上培养出了一种基于至简主义的审美观”。   那么,禅修也可以同样作用于我们,让我们拥有和乔布斯一样洞见本质的能力和对事物专注的能力。   “禅修”翻译过来的字面意义是“逐渐熟悉”,其实也就是逐渐去熟悉我们自己,如同交朋友般,我们也要以渐进的方式来探究自己的心,一见如故的交情是少之又少的。而禅修要深入交往的朋友,是自己。   通过长久的自我修行,知道自我反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逐渐修正僵化的思想,让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敏锐和柔和。   当我们柔软时,我们就会欣喜的发现,我们的烦恼少了,我们学会了顺其,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生命的欢乐。   其实,修行说到底,是我们建立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禅修就是这样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要我们保持本真,超越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心,鼓励我们去过一种更,更自我满足的生活。   我们修行是为了让自己初心不改,让自己更有智慧地去面对问题。   我们必须抱着初学者的心,放开一切执著,去经历一场属于自己的人生修炼。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四百八十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文:初小轨,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山东水瓶女一枚,、随笔作者,新书《你可以哭,但不能怂》温情上市。   今日话题   大智若愚,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花很多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努力。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我们应该如何修心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