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不忘初心,笃行致远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不忘初心,笃行致远


本周我们要读的书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周,将从以下这几个方面为你全面解读这本书:笃行;傲气;“柔”;定力;担当;平常心;气度   今天我们来分享第一个部分:笃行的力量。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中有句话:笃行,才能创造奇迹。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曾在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中看到徐卓一家祖孙三代守鹤的,在感动之余,也恍悟,笃行之,就会有奇迹发生。   正如徐家祖孙三代,他们只做一件事,用生命守护丹顶鹤43年,初心不改。   都说,鹤有丹顶,人有丹心。   丹顶鹤通体雪白,唯有头顶丹红,高洁优雅,飘逸出尘,被冠以“仙鹤”之名,它曾经广泛分布在华夏大地上,与中华民族共发源,同繁衍。   但偷猎、毒杀、栖息地的破坏和减少,导致丹顶鹤数量锐减。   在四十年前,全国所有的丹顶鹤加起来,也不过数百只。   而这种本就一身傲骨的鸟儿,也变得极其敏感,生人勿近。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年轻的渔民徐铁林,曾多次救助受伤的丹顶鹤,他的细心和关爱,赢得了丹顶鹤的信任。   1976年,黑龙江扎龙湿地保护区筹建。   没有人愿意来工作,徐铁林就无偿担任第一代守鹤人;没有地方办公,他就把自家的土房腾了出来,保护区最初的工作牌就挂在徐家。   2100平方公里的扎龙湿地保护区,老徐就靠着双腿,一步步走遍了整个保护区,摸清了每一处鹤巢的位置。   徐秀娟是徐铁林的长女,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从小就帮着孵小鹤,喂小鹤,耳濡目染地喜欢上了丹顶鹤。   有人说,她爱鹤,甚于爱自己。   徐秀娟17岁进入保护区,工作才几天,就能准确地识别每只鹤的编号、记住它们的出生年月了。   徐秀娟(娟子)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丹顶鹤的身上。   大学毕业后,22岁的娟子将从黑龙江带了三个鹤蛋到盐城,孵化出小鹤,创造了世界奇迹:“丹顶鹤首次成功在越冬地孵化繁育”。   没有人知道,这个小姑娘对鹤倾注了多少关爱。   一年后,三只小鹤已有两只遭遇意外,相继身亡。   这给娟子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还没等她从悲痛中恢复过来,保护区又有两只幼鸟走失了。   心力交瘁的娟子顾不上休息,一遍一遍地深入沼泽腹地寻找。   两天后,幼鸟回来了,娟子的身影却不见了。   那一年,她只有23岁。   从此那片芦苇坡,只剩片片白云悄悄落泪,只剩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只剩一群丹顶鹤,孤单地飞过。   姐姐的离世,给徐建峰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本有机会进入大型国企的他放弃了金饭碗,回到扎龙,继续娟子未尽的事业,这一干,就是18年。   谁都没想到,在徐秀娟离世的27年后,徐建峰也把生命献给了湿地,年仅47岁。   许建锋的同事曾回忆说:“这些年,经过徐建峰人工饲养、繁育的丹顶鹤有上百只,每一只鹤都像他的孩子一样。”   “孩子”处于险境,“”总是奋不顾身的。   徐家人对丹顶鹤的爱,也许就是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召唤。   翻看父亲留下的,让女儿徐卓泪如雨下,在父亲去世后,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的徐卓毅然递交了转学申请,要去姑姑就读的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与保护区管理专业。   归心似箭的她放弃学校给予保研的机会,回到了扎龙,这个曾几度让一家人心碎的地方。   她说:“我一定要回来,这是爷爷、姑姑、爸爸都奋斗过的地方,我要把他们没做完的做完。”   徐卓和饲养员们,每天早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开始给幼鹤喂食。   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徐卓从无怨言,守护着扎龙的丹顶鹤。   1975年到2018年,跨越43年,扎龙的丹顶鹤从濒临灭绝的一百来只,已经繁衍到现在的八百多只,创造了一次次奇迹。三代人的努力笃行,以生命守护,换来的,是整个丹顶鹤种群的生命延续。   从徐家三代身上我们不难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他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才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当中。   愿你我都能初心不改!笃行不倦!   何谓“笃行”?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一书中王阳明说: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笃行,是古人修身的基本要义,是成事的必备条件。   王阳明说:“吾人为学,当从心随之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   一个人要做学问,应当从心的深处细微的地方用功,踏踏实实,做到学问笃实生光辉。   汉代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司马迁,很小便开始读书习字,司马迁年仅十岁的时候就能够阅读很多书,后来他父亲到京城做官,司马迁留在老家一边劳作一边读书学习。   司马迁家族祖上便是有名的史学家,为撰写历史代代都投入了心血,在父亲的教导下,司马迁青年时期便立志要编写出一部有别于他人的史学著作。   为此,他不仅一毕生精力投入带浩瀚的史籍中,整理残障断简,奔波于民间山川,收集丰富的史料。   司马迁向来为人正直,不会诬陷他人。   公元前99年,李陵带兵以少敌多,但最终战事不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皇帝十分生气,认为李陵叛国,在朝廷众臣都不敢为李陵申辩的情况下,司马迁站出来,为几乎没有交情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却为此触怒皇帝。   当时,司马迁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死,一个是腐刑,本来他想着身为男子汉,后者是多大的侮辱,怕是不如一死了之。   但是,想到还没能将书写完,没能完成父亲的遗愿,自古多少文人志士都在十分困顿的情况下顽强地生存,并作出伟大的事业。   便忍辱负重选择了活下来,为了太史公的使命,以一具不完整的身躯存活人间。   他忍辱苦写,并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坚定的笃行志向,愈挫愈勇,在“撰史”的崇高理想鼓舞下,勤奋写作。   尽管经历了非人的身心折磨,司马迁的写作之路仍然不顺利,期间写成的草稿被朝廷下令烧毁,但司马迁不气馁,重新再写,到了晚年,终于写成了上至轩辕,下迄汉武的中国三千年的,被称为“史家之绝唱”的宏篇巨作《史记》。   孔子曰:“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司马迁在重重磨难下笃行不倦,终于创造出了奇迹,他的灵魂也因此而熠熠生辉。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一书中说到:儒家十分重视笃行之功。   对于笃行之功,儒家认为这是使一个人由愚笨转聪明,由柔弱转刚强的最有效方法。   《中庸》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是一个力主笃行的代表。   孔子向当时的音乐大师师襄子学习弹琴,他的天分很高,只用了十天功夫,就能熟练地弹一首曲子了,但奇怪的是,尽管如此,他还是一天到晚弹这首曲子,也不向老师要求学习新内容。   师襄子见他整天弹一首曲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对他说:“弹得不错了,可以学些新的了。”   孔子回答说:“我虽然已熟悉这首曲子了,但对弹奏这首曲子的技法还没有掌握。”   过了一些时日,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其技法了,可以学新的了。”   孔子回答说:“不,我还没有领会到曲中所包含的感情和意蕴。”   又过了一段日子,师襄子又提醒说:“我看你已经领会了其中的感情和意蕴了,这下该学新的了吧?”   孔子还是推辞说:“不,我还没有从曲中领悟出作者的为人。”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继续弹那首曲子,弹着弹着,他的神色逐渐变得庄重肃穆起来,若有深思,显出一副心境怡然豁达、志向高远的样子。   这时孔子高兴不已,说:“我终于体悟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肤色黝黑,身材颀长,眼光明亮而远大,好像一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形象和气度呢!”   听了孔子这番话,师襄子赶紧离席拜了两拜,说:“我听我的老师说,这正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啊。”   从此之后,孔子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能力,他不论学什么新曲子都能举一反三,很快就通晓其理,并能娴熟自如地演奏,把其中的乐感、韵律、意境很好地表达出来。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化。”这是很有道理的。   要想真正掌握一件事,往往不只是表面上会做就行了的,而要不断笃行,以便深入到更深的境界里。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提到,想要做到“笃行”,那么在做一件事时,首先要达到大致会做的程度,能将此事的流程和操作要领熟记于心,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琢磨,反复学习、体会其中的奥秘,在反复练习中达到非常娴熟的地步,随后就进入“巧”的境界。   所谓“巧”,相当于所学之事已经潜意识化,形成一种自动反应了。   再持之不懈地反复咀嚼,找到事物本身的规律、感觉,完全将其内化于心,就达到与“道”合一,得心应手的“化”境了。   而在现实中,我们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笃行的能力,笃行也是大多数人不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想要真正掌握一件事,往往不只是表面上会做就行了,而要不断笃行,以便深入到更深的境界里才能出现奇迹。   明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第二篇的解读内容:傲气对人的不良影响!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慈怀读书会,了解后续内容,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今日话题」   君子笃行,方能成事!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该如何笃行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