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天生非此》:好的教育,就是拼父母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天生非此》:好的教育,就是拼父母


本周我们要读的书是《天生非此》,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周,将从以下这几个方面为你全面解读这本书: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像爸妈?如何才能养出乐观的孩子;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家庭的受害者;原谅父母的不完美;如何让孩子学习。   今天我们来分享第一个部分: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像爸妈?   前段时间,《我家那闺女》热播,傅园慧和逗比爸爸频频登上热搜。   很多人说,见到傅爸爸,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洪荒少女”傅园慧这么活泼开朗。   节目里,有一幕我印象很深。   傅园慧刚进省队的时候,有人向傅爸爸吐槽,说傅园慧在队里整天说自己是天才,实在很搞笑。   可没想到傅爸爸很认真地回答,我们傅园慧真的是天才。   吐槽的人气得哑口无言。   朋友说,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女。   高圆圆在母亲去世后也曾经说,自己曾以为和妈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但是越长大越发现,自己和妈妈越来越像了。   无论我们多么排斥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似乎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我们的性格、处事方式、说话方式都和父母越来越像。   这是为什么呢?   《天生非此》这本书给出了答案:不是基因,而是后天的。   我们为什么和父母越来越像?   奥利弗·詹姆斯认为,孩子越来越像父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言传”。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吴尊和女儿Neinei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节目刚开始,Neinei很紧张很害怕,不敢和小朋友玩,甚至不敢和别人说话。   吴尊没有督促孩子尽快融入群体,反而一路给孩子鼓励:“你要勇敢,要加油。”   很多人担心交换爸爸的环节,Neinei会崩溃,可没想到,她竟然没哭也没闹。后来,村长问她,怎么变得这么勇敢。   Neinei说,因为爸爸对她说,要勇敢。   语言是一种最直接的教育方式,积极的语言能给孩子动力,消极的语言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孩子和父母很像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身教”。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   妈妈为了教育儿子,每天监督他写作业,催促他上辅导班,整天在儿子耳边念叨:一定好好读书。   可孩子爸爸却很少管,每天一下班就钻进书房不是看报就是看书。   妈妈气急败坏地责怪爸爸,对孩子的教育一点也不上心。   爸爸却说,我每天下班就当着儿子的面读书,就是在教育他。   父母的“身教”比“言传”的力量更大,孩子有时未必会听你怎么说,但一定能看得见你怎么做。   有时候父母经常说一套做一套,父母教导孩子不要吸烟,吸烟有害健康,自己却抽得津津有味;   父母教育孩子不要撒谎,却总是对孩子说话不算话,父母对孩子说要多读书,自己却抱着手机玩游戏。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敏锐地不好做,再内化成自己的习惯。这就是为什么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除了言传身教,父母对孩子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影响:“身份认同”。   书中作者也讲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他写过一本关于办公室政治的书,八岁的儿子为了讨好老师就将书中的方法运用到了老师身上,结果老师特别喜欢他。   孩子从小就有模仿父母进行学习的行为,当他们在无意间认同父母的行为或思想时就会做出类似的行为。   就像作者的儿子,认同了他的价值观,才会用他的方法去处理事情,并将这种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有些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虐待行为,学着他们虐待其他人。   比如在家经常被父母体罚的孩子,更容易相信强权的力量。   他们在学校不懂如何和别人相处,总觉得只要能打赢,别人就会顺从。   奥利弗说,有时候,子女对父母的身份认同是为了逃避糟糕的情况,比如训斥、惩罚甚至是体罚,那么与施虐者保持一致就是一种抚慰他们的方式。   这相当于在乞求施虐者对他们降低伤害。   想要摆脱父母的影响,你可以做这三件事   父母的好习惯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福气,但如果不幸,我们发现父母身上有些我们不喜欢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奥利佛给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分析你和父母到底有多像。   书中,奥利弗建议大家在纸上分别写出爸爸和妈妈额5项积极心理特征和5项消极心理特征,然后再和自己的进行对比,你会发现,两者的重叠部分有很多。   通过重叠的部分结合中的经历,你就会明白,你现在的一举一动,到底是父母强加给你的影响还是自己主动学习得到的。   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影响也不要愁,下面还有解决的办法。   其次,你可以找一位心理医生,请他帮助你深入分析自己的童年,让你获得全然不同的体验。   心理学上有一种“认知分析疗法”,可以帮你重塑对原生家庭的认知,认知行为疗法认为,思维能控制感情,转变思想就能转变情感。   如果你还期待和父母有个亲密的关系,首先要改变对他们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医生的作用很重要,通过恰当的咨询,他们可以帮你找到问题的根源,也能让你明白哪些童年经历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将“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转换为“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心理。   《我家那闺女》中王刚和李菲儿因为父母生病要不要及时通知子女有过一次辩论,王刚代表父母们说,父母就不应该给子女添麻烦。   李菲儿代表孩子却说,父母不说孩子心中就会愧疚,就感觉自己不孝。   两人争辩了很久都没有结果。   王刚和李菲儿的对话像极了生活中亲子之间的矛盾,谁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自己是对的,对方不对。   这就是“我很好,而你不是”的心理。   父母和子女之间所处的年代、社会背景、经济教育条件等都不相同,思想观念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产生分歧也很正常。   这时就需要我们转换思维,学习去理解对方的成长环境,接纳彼此不同的观点。   “我很好,你也很好”其实是一种包容和接纳。   原生家庭会影响人的一生,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会带着父母的烙印。   所以,好的教育,从来不是送孩子去名校,上补习班,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想要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品行、性格,父母就要从自身做起。   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要学习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而不是一位地抱怨。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深度阅读的全部内容。   明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第二篇的解读内容:如何才能养出乐观的孩子?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慈怀读书会,了解后续内容,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文:Jenny乔,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   「今日话题」   好的教育,就是拼父母,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越长大越像父母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