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每一个春天,都是在向生活致敬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每一个春天,都是在向生活致敬


《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   原著|马克·李维   解读|袭明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   爱默生说:“一个英雄并不比常人都勇敢,但是他可以多勇敢五分钟。”   是啊,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因为内心有崇高的使命感。   正如这本《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告诉我们的,本书讲述的就是关于战争、自由和希望的。在二战时期的法国,有一群十七到二十岁的少年,他们离开,投身抵抗运动;他们忍受孤独,严禁谈恋爱;“为了自由”不是一句戏言,而是他们为之付出生命的理由。   主人公让诺就是这群少年中的一员。在纳粹占领下的法国城市图卢兹,他执行刺杀任务,炸毁敌方设施,看着同伴一个个倒下,每天都会问自己,美好的春天是否还会到来?   本书作者是法国畅销书作家马克·李维,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偷影子的人》,被誉为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不过,《偷影子的人》略带奇幻色彩,而《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是根据作者真实的家族故事改编,主人公让诺即是以他的为原型。   马克·李维上高中时,在一次市里举办的颁奖典礼上,他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和叔叔竟然是战争英雄。他们为法国的自由而战,事后却深藏功与名。马克·李维深受震撼,为了让后人了解这段历史,于是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接下来,让我们从让诺的视角,看一看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后,贝当元帅出任内阁总理。这位一战中的英雄丧失了往昔的热血,他懦弱地选择了投降,和德国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法国版图一分为二,北部为敌占区,南部是所谓的自由区。   不久之后,自由区也被德军占领,贝当组建的维希政府彻底沦为傀儡。白色恐怖之下,自由区的人民展开了抵抗运动。在图卢兹市,以马塞尔为首的第三十五纵队就是抵抗组织之一。   1943年3月,我刚满十八岁。在一家小咖啡馆,父亲优雅地坐在吧台前等我。他知道我和弟弟决心投入战斗,所以并没有反对。还给了我五十法郎。   “战斗需要先填饱肚子。”这是父亲的告别了!   走出咖啡馆,踏上电车,我不再是犹太少年雷蒙,现在我叫让诺,一个有名无姓的人。   几经周折,我和弟弟克劳德终于联络上抵抗组织。负责和我们接头的人叫雅克,我原本希望通过他找到游击队,能够在死前亲手干掉一个纳粹分子是我当时最大的愿望。   雅克听完哈哈大笑,“我们战斗不是为了死亡,而是为了活下去,你明白吗?”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我,游击队只是在做些收集物资的消极抵抗,想要正面战斗,不如加入马塞尔兵团。   就这样,我们成了兵团的一员,雅克告诉我们,晚上埃米尔会来为我们布置第一个任务。   埃米尔是波兰犹太人,一家人逃难到了巴黎。当德国鬼子疯狂搜捕犹太人时,看门老太太及时将他藏了起来,而他的亲人全部遇难。之后,他便踏上火车,来到图卢兹投奔叔叔。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偷自行车。因为没人会注意骑自行车的普通人,在执行任务时,自行车是最实用也是必备的工具。   我和弟弟骑着偷来的自行车,前往图卢兹的郊区。这儿有一处废弃火车站改造的住所,是兵团成员集会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查理、詹、卡特琳娜以及其他伙伴。   卡特琳娜从城里带来了首领马塞尔的消息。在运送炸药时,马塞尔为了掩护同伴被捕入狱。盖世太保调查发现他不只是个携带炸药的外国人,还是犹太人、共产党员。   为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马塞尔被定上恐怖分子的罪名,在法院进行审判。图卢兹的代理检察长是个狂热的反共派,极力主张在法院门前将马赛尔斩首示众。   律师公会的会长阿纳尔得知消息后,愿意无偿为马塞尔辩护。阿纳尔是个正直的老人,他不能容忍法院会判一位爱国者死刑,那会是法国全体法官的耻辱。   然而,阿纳尔声嘶力竭地辩护了一个小时,才发现丑恶的真相——法院在开庭之前就有了决定,法律条文早已可耻地为纳粹服务。   马塞尔被判处死刑,老律师怀着最后一丝对法律的信仰,去维希的特赦部上诉。   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既然他们要处死马塞尔,我们就先处死一名德国军官。我主动请缨,要求执行刺杀任务。   詹现在是兵团的指挥官,他同意了我的请求,并派鲍里斯协助我完成任务。   我们锁定好目标,跟踪一个德国军官来到街角的公共厕所。这是个理想的行动地点,周围一个人也没有。我怀揣着手枪接近军官,站到他旁边撒尿,鲍里斯在外接应。   可是,没人教我该如何杀人。一想到我加入的是高尚的组织,却要在厕所里杀死敌人,我就迟迟下不了手。   军官转身走出厕所,眼看就要回到街上,再不行动就没机会了。我用德语大喊了一声“是的”,军官诧异地回过身来,我朝他的肚子连开五枪,仓皇逃离了现场。   多年之后,我依然记得他的面孔,记得他倒地时看向小便池的眼神。让我犹豫的不是杀人的地方不光彩,事实上,没人会喜欢杀人的。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特赦部的复议结果出来了,委员会拒绝特赦马塞尔。   当看守押送马塞尔去刑场时,每一间牢房都响起了《马赛曲》。他昂然赴死,穿过走廊,监狱里的音乐已经变为《游击队员之歌》。马塞尔站在走廊的尽头,大声喊道:“永别了,战友们!”   整个监狱陷入短暂的沉默,然后狱友们齐声应和:“永别了战友!”歌声再次响起。   马塞尔走上断头台,最后一次转身,笑着冲代理检察长说:“我的血会溅到你的脸上!”   马塞尔的死令我们悲愤不已,而他的遗言则激励着我们完成下一个重大任务——代理检察长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当然,行动要有周密的准备,卡特琳娜建了一间情报室,来摸清目标的活动路线及时间。   两个月后,代理检察长被刺杀的消息传遍了图卢兹。在这之后,再也没有法官敢判处我们的被捕同伴死刑了。   九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们被邀请去废弃火车站一起吃煎蛋。查理养了几只母鸡,这周特别多产。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等待着美味上桌。查理发现人数有点多,于是打算用鹅肝油将煎蛋撑得大些。谁知他忘了鹅肝油里还放着防氧化的子弹,在锅中一加热,子弹炸开,在屋子里四处溅射。   就在我们以为被敌人包围时,查理及时发现了原因,看着大家躲在桌子底下,他的眼里笑出了泪花。   虽然惊出一身冷汗,煎蛋也没吃上,但这样的欢聚,却是我们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在饥饿与孤独的双重煎熬下,唯有伙伴的温暖才能给心灵带来安慰。   不过,兵团严禁谈恋爱,因为如果一方被捕,另一方可能为了救爱人而泄露机密。   可年轻人的爱慕之心,总会不经意地冒出来。和一位姑娘对接任务时,我忍不住遐想连篇。   在我表达爱意后,她对我说:“让诺,你有一双迷人的蓝眼睛,很讨女孩子喜欢。所以,努力奋斗吧,把女孩子们都从战争中解救出来。”   时间一晃过去了八个月,几乎每一天都有行动。我们刺杀了保安队队长,端掉了他们的老窝,炸毁了敌人的火车头......   我原以为自己会在年底前因为执行任务死掉,现在已经到了十二月,我还活得好好的。   为安全考虑,弟弟克劳德已经不和我住一起了。我们相约出来吃饭时,他告诉我,他第二天要去邮局偷钱。   尽管小偷小摸不太光彩,可兵团真的很需要钱,如果吃不饱饭,谁还有力气继续战斗呢?   每天,邮局的女职员都会独自一人提着钱去办公地点,只需打晕女职员,就能拿走钱袋。克劳德拒绝带上木棒,他觉得吓唬吓唬女职员,或推开她就好。   他赤手空拳上阵,完全没想到迎面走来的女职员有一百公斤重。他使劲推搡,对方像堵墙一样纹丝不动。扭打中,女职员大声呼喊,叫来了巡逻的警察。   克劳德被捕了。警察从他的住处搜到了一枚手榴弹,炉灰中还有一片未烧完的信件,上面写着我的地址。就这样,他们设好埋伏,将我和雅克逮了正着。   我们被扔进圣米迦勒监狱,二十多天的毒打让我的眼睛肿得快睁不开了。而这时昏暗的牢房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圣诞。”   “圣诞快乐,弟弟。”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阴冷的监狱中,跳蚤、脓疮和无助感一刻不停地折磨着我们,日子仿佛漫长的看不到头。   唯一值得欣喜的是,抵抗组织的行动越来越多。好心的看守会悄悄为我们传递消息,每当听到同伴们的捷报,雅克便喃喃说:“春天总有一天会到来的。”   到1944年3月,关于盟军登陆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了。可在这不见天日的牢房里,春天没有到来,到来的反而是一位受伤的同伴,他叫恩佐。   恩佐和另外两位伙伴奉命炸毁一个宣扬法西斯主义的电影院。为免伤及无辜,他们特意等到电影散场,所有观众都离开才会动手。   可行动出现了意外,一个粗鲁的观众不小心踩到装炸弹的背包,炸弹被提前引爆了,两个同伴不幸身亡。   恩佐的腿被彻底炸开,医生尽全力缝合他的双腿。没过几天,恩佐就被押到监狱的医务所。   对于恩佐这样被抓现行的“恐怖分子”,枪决几乎是确定无疑的。但按照基本的人道主义,只要他不能站起来,就不能拉去枪毙。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让伤口感染。   想到这一线生机,我假装生病,要求去医务室就诊。男护士看出了我的小把戏,不过他相当配合,甚至答应协助我们拯救一条年仅十七岁的生命。他会在伤口周围缠上细绷带,运气好的话,伤口就会感染。   之后,趁着放风的间隙,一有机会我就偷偷跑去查看恩佐的伤势。   去的次数渐多,我终于被发现了。看守狠狠地痛打了我一顿,我趴在地上,缩成一团。恩佐抓着栅栏,艰难地站起身,哀求他们停手。   看守嘲笑道:“看,你不是能站起来吗?”   我被关押禁闭室呆了几天,在这期间,恩佐的腿如愿感染,腐烂得不成样子。可丧心病狂的敌人等不及了,6月的一个早晨,恩佐坐在椅子上,由两名宪兵抬上刑场。   就在同一天,盟军终于在诺曼底登陆,我们翘首以盼的春天快到了。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然而,监狱长官极其厌恶抵抗分子,他下令将所有政治犯移交到纳粹集中营。   我们是如此渴望自由,现在却被迫登上开往德国的死亡列车。战争爆发后,这样的列车曾无数次横穿西欧,里面的乘客没有一个回来过。   车窗被钉上缠满铁丝的木板,狭小的车厢里挤满了人。车门关上后,温度瞬间升到四十多度,我们像躺在滚烫石板上的狗一样,呼吸困难,嗓子干到张不开,不断有人闷死过去。   列车开出一段路后,停在某个小火车站附近。我们口干舌燥地商讨如何逃脱,忽然听见飞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那是英国的轰炸机。德国鬼子慌忙下车躲进防空洞,士兵在防空洞外架着机枪,防止我们逃走。   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列前线提供补给的德国货车,毫不犹豫地发射出一支支炮弹,车厢里六个人被炸死,伤者不计其数。   轰炸机俯冲过来,盘旋一圈又飞了回来。克劳德满脸歉意地朝我微笑,似乎在说他的生命就要终结在这了。   我不知所措地看着他,一下急中生智,让他脱下身上灰白衬衫,我也脱下自己的蓝衬衫,再捡起地上一件沾满鲜血的衣服。   蓝白红,正好组成了法国国旗。我拼命将手伸出窗外,挥动着手中的旗帜。飞行员意识到这是囚车,迅速将飞机拉高,掉了个头来确认情况。   飞机放慢速度,几乎贴地飞行,我看到了对方同样湛蓝的眼睛。飞行员敬了个军礼,向犯人致以最诚挚的敬意,然后渐渐远去。   德国鬼子修好火车后,再次上路了。不过,盟军轰炸和无处不在的抵抗组织令他们心惊胆战,火车走走停停。   轰炸对我们也是个巨大的威胁,如果飞行员飞得太高,就看不到我们挥动的旗帜。雅克和弗朗索瓦也被炸死了,我们亲密的伙伴,和其他遇难者一起被埋进深沟。   有一次火车靠站时,一个老太太趁德国兵不注意,在自家窗户前举起木牌,上面写着:“巴黎被围,请你们坚持下去!”   可我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闷臭的车厢里,每一天都有人死去,他们死前会癫狂地站起来,大声哭嚎,然后猝然倒地。有的扒开车窗,跳火车逃走,身后马上会有一阵机枪扫射,逃脱的屈指可数。   到八月三伏天,我们彻底断水断粮了,即便是路边采的野草,也会被犯人们一抢而光。弟弟的脸颊凹了下去,像个老头子。可每当我看向他,他都会朝我微笑。   在这样的绝境下,希望和微笑是多么宝贵的东西!   我们默默计算着列车走到了哪里,一旦越过德国边境,就再也没有生还的可能。游击队员也在尽全力拦截火车,可火车依然全速前进。   查理低声说道:“等不了了,我们必须靠自己。”他计划扒开地板的板条,从缝隙中钻出去,我们拉住钻下去的人,收到示意后松手。落地后紧贴地面,直到所有车厢都开过去才能抬头。   一个叫阿尔芒的人已经行动起来,他翘出木板上的钉子,一双手刮得血肉模糊,但他仿佛感觉不到疼痛,继续拧着螺丝。   他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自由之门。查理为大家排好顺序,年轻的先跳,我和克劳德打头阵。   我跳了下去,车轮滚过铁轨,声音震耳欲聋,空气里满是金属的味道。克劳德怎么样了?我好想将他抱在怀里,告诉他,如果没有你,我不可能撑到现在。   列车快速远去,我站起身,按照约定在铁道上找寻其他伙伴。月色如水,旷野里空无一人。不知道走了多久,一片孤寂中,我忍不住放声大哭。   “别哭了,先把我弄出去。”原来克劳德被困在路边的一丛荆棘中,同时查理的身影也出现了。加上另一个受伤的同伴萨谬艾尔,我们四人躲进树林中,防止德军追捕。   萨谬艾尔遍体鳞伤,我将他揽在怀里,弥留之际,他对我说:“让诺,答应我,请你答应我。你一定要学会去爱别人。我做梦都想爱一个人。”   我答应了他。天亮时,萨谬艾尔去世了。我们走出树林,向附近的一位农民求救,善良的农民立即伸出援手,将我们带回家悉心照顾。   一天早晨,弟弟叫醒了我,他拉着我来到一片麦田,“快看!”   远方,美军和法军的坦克师正在会合,向东边驶去,法国解放了。   在这片麦田中,弟弟和我永远定格成了两个为自由而战的孩子。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好书解读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故事的后续是,十年后,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让诺从一堆眼镜中找到了他父亲戴的那一副。他的没能从集中营走出来。   和六千万遇难者相比,让诺和克劳德是多么的幸运。而我们和这群少年相比,又是多么的幸运。   我们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到羽翼丰满,不用面对外面的风风雨雨;我们可以和朋友约火锅、撸串,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一个煎蛋算什么美味呢?生病了就好好休息,孤独了可以尽情地谈情说爱,烦闷了就去游历江河湖海。   我们拥有这群少年梦寐以求的一切,可是我们身上又好像少了些什么。   是什么呢?希望。   正是因为可以轻易得到一切,希望似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它好像只适合存在于战争年代。   但是,如果我们看到那些身患重病却乐观积极的人,看到那些被压弯了腰,也要供子女读书的人,看到那些白手起家呕心沥血的人,看到那些因灾害失去家园却笑着重建的人......   我们就会发现,希望不是漂浮在空中需要仰望的小太阳,而是心灵深处压箱底的法宝。它一直都在,像埋在灶底的煤一样不起眼,一旦点燃,会给你温热绵长的力量。   怀着希望的人或许身心疲惫,眼里却闪着光。   所以,不妨现在就去唤醒它,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昂扬向上。你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知道终将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因为春天总会到来。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四百三十七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文:袭明,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努力做个真实、有趣的人,努力走在freelancer的道路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