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比起昆德拉和村上春树,我们更需要黑塞!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比起昆德拉和村上春树,我们更需要黑塞!


李世琦 --------------------------------------------------------------------------------     再过几天,也就是7月2日,就是黑塞的生日了。我们不妨再看看这个人,在读读这个人的书……    黑塞获得诺贝尔奖已经五十多年了,我国翻译他的作品从八十年代初期算起也有二十多年了。奇怪的是在我国知道黑塞、了解黑塞的人并不多,读过他的作品的人就更少,包括从事文学、写作的人,真是咄咄怪事!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籍德裔作家赫尔曼·黑塞,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别样魅力的作家。从他还在世时起,他的作品就同时受到西方和东方读者的欢迎,到现在,据有关专家统计,他的作品已发行了近亿册,甚至已经超过了歌德,成为最受欢迎的德文作家。    “我很愿意是爱国者,但首先是‘人’”    赫尔曼·黑塞1877年7月2日生于德国南部士瓦本地区风景的小镇卡尔夫。他出生在一个国际性的家庭。是德国人,但出生于爱沙尼亚,曾在印度当过传教士。母亲是法籍瑞士人,出生于印度,年轻时也在印度住过几年,从事传教工作。他的外祖父也是传教士,研究印度的专家,能讲多种印度方言。这样的家庭背景对日后的黑塞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幼年,就开始于一种开放的、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气氛中。1884年,7岁的黑塞开始写诗。他在少年时代就开始了保持终生的独立思考,13岁时,就明白自己“要么做,要么什么都不是”,便违背的意志,从神学校退学。先在工厂当学徒,后到书店当店员。书店的工作满足了黑塞喜欢读书的天性,从1895年起,他深入地研究了18、19世纪的欧洲文学和哲学,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99年他自费出版了一本不大的诗集,但没有引起注意。1904年在瑞士出版第一部长篇《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    喧嚣的城市生活让黑塞感到烦恼,他迁居巴登湖畔的乡村,从此,开始了自食其力的专业作家生涯和自得其乐的乡居生活,并一直保持到晚年。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伯尔尼郊区。不久,“渔阳鼙鼓动地来”,德国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黑塞的田园梦。黑塞为保卫和平走出乡间,写诗、撰文抨击沙文主义者,并出资赞助德国流亡者出版的《新论坛》和《伯尔尼文学杂志》,并参加了德国战俘辅导中心的工作。特别是他发表的《噢,朋友,不要用这种腔调》深刻批判了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他被目为“卖国者”,收到大量的恐吓信和辱骂信,他虽然不为所惧,但受到故国的谴责,十分压抑。但黑塞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到晚年,他一直是反战的,一直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一个国际主义者。他有一句:“我很愿意是爱国者,但首先是‘人’,倘若两者不能得兼,那么我永远选择‘人’。”在各个参战国的公民举国汹汹,保卫自己的国家时,黑塞的态度表现出让人钦佩的反潮流精神和难能可贵的清醒。这可能就是黑塞的作品在两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后在东西方掀起“黑塞热”的原因吧。    最使他倾心的中国诗人是李白    他超越民族的文化眼光还表现在他对东方文化特别是对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的推崇和汲取。他在自传中说:“在西方哲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有: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和尼采;还有历史学家J·布克哈特对我也有影响。但他们对我的影响都不及印度和中国的哲学对我的影响大。”中国古代文化对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他曾为威廉·理查德翻译的《论语》、《老子》、《庄子》、《吕氏春秋》写过书评,对《列子》、《易经》也有较深的研究。他称老子为“中国最伟大的智者”,给于他“最重要的启示”。1919年7月他撰文说:“我们迫切需要的智慧在《老子》中,把《老子》译成欧洲语言是我们当前惟一的思想任务。”最使他倾心的中国诗人是李白。以致于在中篇小说《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中,主人公克林格梭尔的绰号就是李白,一再要和朋友“痛饮三百杯”,而他的朋友诗人赫尔曼,绰号就是杜甫;在《玻璃球游戏》中,他也摇身一变成了仙风道骨的“中国长老”———黑塞终于按捺不住了,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喜欢的程度都是让人吃惊的。    他的作品充满智慧    黑塞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德国人擅长理论思维的特点。在黑塞的作品中,吸引读者的首先是思想的深刻、深邃,是智慧的光华,思想的魅力。他的作品中充满他对人性的深刻观察与精彩的描写,上至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穷形尽相,无一遁形。例如他在《玻璃球游戏》中对统治者的揭露:“世界的历史总的说来是由密密一连串君王、首领、独裁者和指挥官所组成,他们开始时无不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却坏事干尽,很少有哪个例外。所以这些人开始时都愿意替天行善———至少嘴上如此标榜,但一旦获取了政权,就会麻木不仁,只为自己抓权了。”他在长篇小说《荒原狼》中创造的“荒原狼”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近似于鲁迅的阿Q,深刻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苦闷、孤独,人性的复杂、深广度(其人性中美好的与阴暗的每一面都极为丰富、复杂),这或许是它能够同时吸引东西方读者的原因。    其次,我们可以欣赏、分享黑塞罕见的观察力、感悟力。黑塞是属于那种对大异常敏感、终身受惠于大自然启迪的作家,他对大自然的一切具有与生俱来的敏感。由于他同时是诗人、画家,又喜爱音乐,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回味“文中有画、文中有声”的妙境。他对莫扎特、舒伯特、巴赫的音乐都有精彩的体验。    再次,是黑塞隽永、睿智的文字,优美、婉约的风格。由于黑塞到晚年一直保持着他诗人的情怀,所以他的作品自始至终洋溢着浓郁的诗意,文字隽永,睿智,蕴籍,含蓄,饱含韵外之致。他的长篇小说一般都不长,最长的《玻璃球游戏》也才二十多万字。他的小说一般都不多,情节并不复杂,总有两个性格反差很大的主要人物,阴阳互补,相反相成。这就是他常用的“双极性”手法,借以探讨人性的两重性。正如诺贝尔奖颁奖词所说:“他那总是令人崇敬的风格既具反抗精神,令人心醉神迷,又富于,发人深省,两者都是完美无缺的。”    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黑塞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除了他终生的勤奋(他曾说自己“缺少偷懒的天分”)外,与他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有极密切的关系。他的生活态度成就了他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黑塞是个喜欢安静、内敛敏感的人。对工业化、都市文明带来的喧嚣、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很早就十分警惕、厌烦。于是,早在1904年就离开城市,移居巴登湖畔的乡村。1912年举家迁居瑞士伯尔尼郊区。1919年定居瑞士南部罗卡诺湖畔的美丽动人的堤契诺,住在一个名叫蒙塔娜拉的小村中,从此再也没有迁居,一直到1962年8月9日终老于此。来到幽深僻静、林壑优美的堤契诺,黑塞感到宠辱皆忘,如鱼得水,他写道:“除了出生地黑森林,只有在罗卡诺一带,才觉得这是此生中真正的。”1923年他干脆放弃了德国国籍,成为瑞士公民。从1919年定居堤契诺开始,他的创作文思泉涌,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期。他的主要代表作《荒原狼》(1922)、《额尔齐斯和歌尔德蒙》(1930)、乃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玻璃球游戏》(1943)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在堤契诺,黑塞过着仙人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读书、创作之外,就是到森林中、溪流畔与花鸟为伍,看云卷云飞,悟大道,聆天籁之声。四十三年如一日,直到临终,他“一直将我(黑塞)的感激诉诸于文字,经常反复歌颂这里的山岳、森林、葡萄园与谷中之湖。”值得强调的是,黑塞不是在堤契诺作隐士,体验生活,而是真正和当地最普通的农夫农妇亲如家人,如老农马里奥、农妇尼娜都和他成为知心朋友,一再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在我国的大作家中就很罕见了。    黑塞虽然厌恶世俗的应酬活动,但他却是个珍视友谊的人。他说:“在所有的艺术中,我最生疏、最不擅长的就是社交了。然而,有时在亲切的气氛下,与友人的高谈阔论的乐趣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他的谦虚、率真,他的国际主义胸怀,让他和罗曼罗兰相见恨晚,成为终生的好朋友。和他并世的另一位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比他成名早,1929年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像他备受争议,但一直和他有深厚的友谊,对他的作品很早就给予极高的评价,让人们想起歌德和席勒,也让人想起李白和杜甫,是德国文学史上的又一段佳话。    我们需要黑塞    黑塞获得诺贝尔奖已经五十多年了,我国翻译他的作品从八十年代初期算起也有二十多年了。奇怪的是在我国知道黑塞、了解黑塞的人并不多,读过他的作品的人就更少,包括从事文学、写作的人,真是咄咄怪事!以他的文学成就和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都不应该是这样。近年来,昆德拉、村上春树大行于世,这本来是好事,但我们不应该冷落黑塞,我们更需要黑塞!    在我国,文学的粗鄙化、世俗化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为了捍卫文学的灵性和高尚,抵制文学的粗鄙化、世俗化,我们需要黑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