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耳边小公举带你探秘达音科

2023-04-07 来源:文库网

耳边小公举带你探秘达音科

本文核心词:采访,雷音,达音科,耳边事
上个月,耳边小公举和雷音音频的大雷一起来到了位于东莞的达音科大本营——东莞达电电子有限公司,带领大家一同参观了工厂的产线,了解了每一条耳塞的诞生过程。借着这个机会,我们还采访了达音科的研发总监、同时也是烧友们极为熟悉的老朋友赵工。作为达音科背后的“大功臣”,赵工对于“好声音”有着什么独到的解读?对于“技术”又有着怎样的执着?在小公举和大雷的“穷追不舍”之下,赵工这回将自己的“老底”和盘托出。
先来看看本次采访的视频吧~
Part 1:赵工其人
作为加入公司近20年的“老功臣”,赵工早已成为达音科的灵魂人物,同时也是圈内颇有名气的资深音频工程师,烧友们熟悉的钛振膜耳塞TITAN 1、经典圈铁耳塞DK3001、纯铍金属振膜耳塞“玥”等产品均出自他手。前段时间,赵工又为翘首期盼的粉丝们带来了达音科的首款圈静铁耳塞——EST 112,收获了众多好评。
生活中的赵工,在忙碌之余还有着丰富的爱好(如蹦迪喝酒),也热衷于和烧友们交流,但却甚少接受采访。借着这次探访达音科的宝贵机会,我们和他一起探讨了不少烧友们关心的话题。

耳边小公举带你探秘达音科


Part 2:赵工的QA
Q:您觉得烧友和音频工程师对于“好声音”的理解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
A:以我跟烧友们接触的经验来看,每个人对于“好声音”的理解或多或少都包含着自己相对主观的认知:有的人喜欢甜美细腻的人声,有的人偏爱还原度高的器乐音色,有的人更欣赏明亮通透的高频,等等。作为烧友,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符合自己审美的声音,最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感受。
而我作为一名音频工程师,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解读“好声音”的。因为工程师必须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我的目标就是要做出最“真实”的声音,而这无关我的个人喜好。这些年来我们购买了五花八门的复杂仪器,费尽心力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振膜材料,并在每一款产品面世之前都进行精密的测试,就是为了让产品呈现出来的声音失真更低,更加贴近真实的器乐和人声。很多烧友会说,达音科的调音往往太过“求稳”,过于一本正经,缺少个性且不够抓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调音的过程中会尽量避免将过多的个人喜好融入到器材里,我要对声音的“真实性”负责,而不是任性地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烧友。所以我认为的好声音,是在足够优秀的数据指标前提下,能让听者感到身心愉悦的声音,那就是好的声音。
Q:不少烧友会认为老一代的器材在调音上更有韵味,也有人坚信HiFi产品应该“买新不买旧”,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A:作为一名音频工程师,我的信念就是必须要“向前看”,永远要追求最新的技术,永远要追求更高的声音极限。对于我来说,一款产品的新一代一定要比老一代有着明显的进步,它才有资格走向市场,所以我也会希望烧友们更加喜欢我做出来的新产品。当然,有些品牌的老产品可能凝聚了当年的设计师对于声音的独到见解,有着不可替代性。但放在整个HiFi圈来说,技术在不停地进步,器材的上限也在提高,整体而言,正因为新产品越来越好,这个圈子才能够不断发展下去。
(那么您自己会去比较自己做出来的不同年代的产品吗?)
当然会,有时候听自己多年前做出来的产品甚至会觉得“我的天怎么会这么难听”,根本听不下去~~~(哄堂大笑)毕竟这几年耳塞的发展太快了,素质的提升基本上是一耳朵就能区分出来的,而且随着品牌和工程师的成长,调音也基本上是越来越成熟的。
Q:刚才您提到了技术的进步,您认为技术对于HiFi产品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A:(斩钉截铁)要我说,技术就是HiFi的生命,没有技术的支持,HiFi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可能很多烧友会认为HiFi是艺术和技术的融合,但其实这个看似没有标准的“艺术”背后还是靠着技术在支撑的。简而言之,我们所感受到的每一款器材,从设计、做工到声音的呈现,没有一个细节不是技术的体现。
(这么说可能大家还是没法很清晰地理解技术的重要性,您能举点比较典型的例子吗?)
好的,那我就拿烧友们目前评价还不错的“禅”来作为例证。“禅”最开始的计划是在我们之前备受好评的17th基础上做一个风格略不同的量产版本,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刻。从主观的、艺术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开始规划禅这个项目的时候,希望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大气又不失细腻,有着优秀动态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瞬态响应的声音。这种主观听感不光是靠所谓的“艺术创作”,而且必须得有优秀的指标作为基础,比如极低的失真表现等等。而优秀的指标倚赖的又是良好的硬件和技术底子,于是,这个主观听感在我们工程师眼里就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亟待攻克的技术壁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