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虫鸣天籁

2022-03-01 来源:文库网

虫鸣天籁


琴棋书画,花鸟鱼虫,自古被誉为“八艺”。而蟋蟀、油葫芦、蝈蝈更是被虫迷们称为中国三大鸣虫。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蟋蟀。灯影之下,有多少才子骚客诗兴盎然,也曾几经丹青画子落笔成珍。
鸣虫文化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清。民国初年,王公贵族们被赶出紫禁城,鸣虫文化也随之步入走卒贩夫、引车卖浆的百姓生活之中,从此玩虫大同。解放前的灰暗岁月,广大人民被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心气儿去发展鸣虫文化。蟋蟀界的名人更是寥寥。老北京最有名的有两大玩家:一个是朝阳门的李御医,另一个是曾给张作霖治愈眼疾的西河沿“金针李”。金针李培养了几个非常有名的徒弟,被后人誉为“相声仓库”的王长友便是其中之一。
蟋蟀又被唤作促织、蛐蛐儿,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专门解释《尔雅》中草木鸟兽虫鱼各种物名的训诂大作《尔雅翼》中这样记录蟋蟀的习性:“好吟于土石砖瓦之下,尤好斗,胜则吟鸣。”虫迷们认为:“听其鸣,忘疲倦;观其斗,养怡情。”每个资深虫迷都经历过以下场景:适逢仲夏,草盛菊嫩;万物滋润,幽鸣戚戚;风动影移,蟀声送秋;月光俯望,弯腰觅豸;音徐频疾,得一正青。百年经验,口口相传的古谱中阐述:深色土壤若出淡色蛐蛐儿,多是大而好斗;淡色土壤若出深色蛐蛐儿,更是骁勇善战。像蟋蟀精品“金线额”、“朱砂顶”、“三段锦”、“香狮子”都符合上面的特征。如今圈中各处皆有镇地之宝。像山东德州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黑牙青麻头”,北京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黑龙潭的“青虾头”和福寿岭的“青麻头”,这些都是北方市场中的翘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