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唐太宗亲理冤案_历史故事(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杨贞判了斩刑,杨父深知儿子的为人,决不会无缘无故杀人,一定是被人冤枉的,可魏州刺史定的铁案,要解救儿子,谈何容易!他不忍心看着儿子做冤死鬼,要拼命为儿子申冤。杨父闯州过府,向上申诉,终因杀死张迪的凶器是杨贞的佩刀,杨贞又身带佩刀,仓皇逃窜,可谓铁证如山,不能翻案。老人只好身背状子,上长安去告御状。
皇宫深似海,咋能随便进出。杨父无法见到皇上,心想,皇上见不着,可以见长安的父老,不如将儿子的冤情公布于众,造成影响,或许能引起官府的重视,说不准还能惊动皇上。于是,杨父买了一件白袍,咬破食指,在白袍的背面写了个大"冤"字,又用自己的点点鲜血,在白袍的正面写成了一份血泪交融的状子。他将白袍穿在身上,每天往来于长安街市,向人们诉说儿子的冤情。行人看着状子,听着老人诉说,被老人的爱子之心所感动,为杨贞的冤屈鸣不平,只是无能为力,一个个摇头叹气,留下一片同情声。
围观的人群中,有位中年汉子,虽穿一身布衣,却气度不凡。他上前问老人:"老人家!您儿子有如此冤屈,为啥不到金銮殿上去告御状?""金銮殿警卫森严,我小老儿哪进得去啊!"老人可怜巴巴地说。"我这儿有把白纸扇,明天您带着它进宫,自然能见到皇上。""您是......""我是皇上的好友,到时皇上会见您的。"中年人说完,离开了老人,消失在行人之中。

唐太宗亲理冤案_历史故事


第二天,杨父拿着白纸扇,顺利地进了皇宫,在金銮殿上递上状子,跪在地上向皇上鸣冤。皇上让他平身,他抬( 推荐阅读:英语名言警句,更多文章访问WwW.afbbb.Cc)头一看,龙椅上端坐的竟是昨天赠扇之人。杨父终于明白,昨天遇上的是微服私访的当今天子--太宗皇帝。
太宗亲自询问了杨贞的案情,立即传旨,命御史蒋恒复审,要蒋恒将复审情况随时奏报。
蒋恒将杨贞从魏州提到长安,初审时,杨贞一口咬定是他杀死了张迪,后来又说他没有杀人,他是被人冤枉的,可他又说不出一点翻供的依据和理由。蒋恒见人证、物证俱在,没有新的线索,此案只能维持原判,他将案情如实地奏明太宗。
太宗听了,龙颜不悦,紧紧地皱起了眉头。问道:"爱卿可曾问过杨贞,为啥要杀死张迪?"蒋恒一愣,支支吾吾地说:"也许是图财吧!"太宗眉头又是一皱:"杨贞是见财起心吗?那么客店钱财可曾短少?""这个......"蒋恒一时语塞。太宗要蒋恒把案情勘问清楚后,重新上奏。
蒋恒没料到皇上会如此经心地深究这起民间案子。他不敢怠慢,回衙后立即升堂审案,又派人星夜赶到魏州勘察杀人现场,经反复核实,杀张迪者,只有杨贞嫌疑最大。蒋恒的结论是:杨贞的杀人案不能翻。
蒋恒第二次向太宗奏报,太宗还是紧锁眉头,愠怒道:"此案并未查清,疑点有三:其一,杨贞与张迪只有一夜的主客关系,以往又无冤无仇,无须加害张迪。其二,张迪被杀,客店钱财丝毫未动,杨贞既不图财,无须害张迪性命。其三,即使是杨贞杀了人,必然会毁证灭据,为啥偏偏将带血的佩刀插入刀鞘,给人留下证据?朕以为,杀张迪者另有其人。"

唐太宗亲理冤案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