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千年一代英将赵括,并非“纸上谈兵”_历史故事(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也许当时秦不更换主帅,让王龁继续应战对上赵括,说不定历史就要被改写了。赵括见此情形,也未方寸大乱,率前军继续深入,奔向白起的大本营!此刻战况十分惨烈,白起派出去的军队,没有回来过的。赵军是踏着自己战友的尸体前行的。这幅场景,像极了拿破仑职业生涯六十多场会战的最后一战“滑铁卢之战”,也和这个战役相似,谁的增援部队先到,谁就能笑到最后。前面已经提到过,秦国倾全国之力做白起的后援,赵括则无后续跟进。所以白起在等到援军的那一刻,立马下达了围剿赵军的终极指令!迫在眉睫的赵军又在此时受到了最致命的一击!带领赵军左突右击的赵括被秦兵的弩机射死了!他死前也没有留下任何的交待,特别是他死后指挥权的问题,赵军随之群龙无首。死的死;逃的逃;还有几十万投降了秦军。若赵括依在,赵国也许还是会败,但相信赵国绝不会败的那么彻底!
长平之战结束了,有史书记载,此战秦损失兵力高达50万之众!赵更严重,超70万!我觉得实际上应该没那么多,史书有些时候也会夸大的嘛!但肯定少不到哪里去。赵国不用说,自此一蹶不振,退出战国争雄,只等迎合历史大一统。秦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据记载这一战,跟随白起南征北战多年的亲信嫡系部队基本战死沙场,能死里逃生的少之又少,可见战况的悲壮。也由此大大激发了本就是“杀人狂”白起的兽性!坑杀了赵军投降的全部有生力量!不过,这也是白起一贯的作风,没什么好奇的。只是这一次,做得最绝!秦国也为长平之战而大伤元气,能打仗的精兵良将损失惨重。之后二十年无力发起大规模的战事。二十年什么概念?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理解,秦国经此一役,一代人几乎消亡殆尽,要等到下一代人长大才有新的军事力量。还好,这个空档只被利用过一次。“战国四君子”中最有才华的魏国信陵君“合纵”成功过一次,让秦狼狈不堪,差点丢了保命的函谷关。

千年一代英将赵括,并非“纸上谈兵”_历史故事


秦到底还是幸运的,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像二次大战中的希特勒,在苏联战场上损失了一代人,盟军没有给他死灰复燃的机会。真的可以说是天佑大秦啊!不过,从上述秦国的战后状态,明显可以看到长平之战秦胜的不容易!我仔细研究过双方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不算之后被坑杀的几十万赵军俘虏,秦赵两国长平之战伤亡比例接近于1:1
长平之战,赵括在秦军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运筹帷幄,与秦打出了1:1的伤亡比例,实属不易。即可证明,赵括绝非只会“纸上谈兵”之辈。在实际的指挥中,还是非常有军事才能的。我个人认为:此战换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任何一代的名将代替赵括统领作战,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原因有二:其一战局不利,甚至可以说是大不利;其二面对的是白起,一个可怕的没有缺点的对手,他怎可错失这样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运用庞涓评论孙膑“围魏救赵”的一句话就是:“此战无解!”
纵观长平之战,赵括从头至尾没有犯过任何一个错误。唯一的一个败笔就是决心冒一次险充当前军主帅。有人说这不正好证明了赵括的毛躁吗?!非也非也!战场上能克敌制胜的最大妙招是什么?《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在战场上,你想取得大胜,就必须要有“奇兵”。因为你能想到的,别人同样也想得到。只有你自己也不敢去想的,最后去做了,才能出奇制胜。我所熟知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大多是有奇兵的出现。假使当时白起和赵括一样没有后续增援部队,赵括也许就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名垂青史!

千年一代英将赵括,并非“纸上谈兵”_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