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走进望天楼(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望天,只有进了这去处才可望尽无限天光,这里定是处参禅悟道修学问的好境地。
刘老独居一间,家人都住西安,老人半隐于世已三十多年了,深居简出,很少参于社会活动。居室很简陋,满屋尽是纸,有了字的纸多是墨写上去的,唯有那盆棕竹和另盆一叶兰依然生机勃旺,老人是在这墨香的熏染中独善其身,日课不辍的。
再去望天楼,是送我们的报纸给他,三版有介绍老先生的照片和文字,老人依旧热情,语言仍极吝啬,只管沏茶给我,茶却香极酽极,我心遂觉舒坦。
此后,或与人结伴同往,或单人独骑前去,我和刘老就越发熟悉,且很投缘。“能被望天楼主瞧上眼的人还不多呢。”后有人对我说。
2
年近古稀的刘德昌老先生,常要被人请去参加这会那会,人家来请,他老得问清了会议的内容,谁都去,然后才决定可不可去,去了往往不乐于发言,他无随便肯定和否定之习,会后也不好轻动笔墨,书法艺术对他如同生命,好作品就不会乱给人的,所以,他的字也就更是罕品了。但我认为,眼下真正与先人相比的书法家并不多。因为毛笔乃古人唯一之书写工具,惯性的运用与灵性的发挥,即是一份草稿也堪称为精美的书法作品,这就取决于一个自然得来之果。而今人在书写工具的不断革命中,钢笔以又面临着被电脑所更替的趋势,书法在此仅仅成为一种刻意的承袭与创作,刻意为之就难为了。由此,书法作品并非说写就能写的,说要就要信手拈来的,即使一个字也需精气神贯通后,借助灵感凭心境方能绝妙生成。这也许就是刘老讨厌与人见面就要字的原由吧。看来,写字与索字者的文化素质都有待提高,作品不予人并非书家惰性,吝啬,那是他们对己之苛求,圣艺术负责,同时也力求完美自己的文化人格。

走进望天楼


刘老有时也写字与人,那看是谁,哪种环境下?偶有闲暇,望天楼可谓门庭若市,从早至晚,楼内谈笑风生,气氛热烈,此机难免有佳作孕成。
望天楼主的常客中属我年少,也许是天缘,没一年时间,我们已经成了几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忘年交,我们常聚于一堂聊艺术也聊家常,渴了有香茗,老人精于茶道,自有人送上好的新茶来,这也是我往而乐不思返之由,饿了就去羊肉泡或绿菜干面条,老人从不让客人掏钱的。有时也到我家,我亲手做野菜杂粮饭,我们便吃个酣畅淋漓。
刘老是个很讲究的人,生活有规律,工作有规律,社会更讲干规律,凡事说定了那可是雷打不动的,一次,有朋友力画展邀他光临指导,正巧那天他在西安有事,于是,他一早赶往西安办了事,一口气没歇又急转身返回。此类事时常发生,老人不应不说,应了绝无朝令夕改之习。
3
刘老的艺术造诣与艺德众口皆碑,他常自叹一年竟出不了两幅好作品!我想,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应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地望子成龙,精益求精的,这是一种自觉而神圣的责任。你写了字,人家必定要装裱张挂,挂了看的人就多了,人有外行有同道,一不留神就会贻笑大方,误人子弟,玷污了书法艺术之圣名。

走进望天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