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阳光下”的古盐道(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此次这篇文章重点,主要是融汇相交,把一些亲历实感呈现出来。 明朝诗人田雯,曾在《盐价说》记道:贵州食盐“仰给于蜀,蜀微,则黔不知味矣。”明朝1370年(明洪武三年),贵州开始出现政府管辖的影子,这一时期就颁布“输粟给盐引”的政策,以鼓励商人运粮到贵州换取盐。目的就是开放一定政策,已解决贵州“粮草不足”的问题。也从这个时期开始,贵州盐运贸易开始发展了起来。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正式颁布“纳米给盐”条例,正式以政府的名义逐渐形成了盐运贸易。明朝永乐11年(1413年),贵州设立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省之后,盐运贸易更加成为了这一地的繁华见证。 《大定府志》记载:“故无桓产者日穷而日甚。
转移执事,惟有负盐一役而己,故大定之民,幼者十二三,老者五六十,无不以负盐为业也。”《瓢井镇志》:载背盐时适于妇女儿童使用。另外还有工具拐耙子,上端为一半圆形木枋,中部打孔,安进一棵圆木棒,木棒直径4至5公分,长与脚往上过臀部齐,以使用者个子高矮而定,下端顶装上铁锥,便于触地时稳当,用以支撑板凳儿或背篼重量,让人得以歇气。再还有用竹制半环形的汗刮刮和布毛巾,来揩去迷糊眼眶的汗水,方便行进。 历史的车轮,常常留下给人无限遐思。记得一次到过大方县瓢井镇,以及到过沿线的大方县果瓦乡,七星关的普宜镇,笔者曾亲自和地方相关负责人梳理过这条盐路。在瓢井镇和果瓦乡,两乡镇相隔几十公里。但从瓢井北街到瓦厂垭口,一路沿线火甘坪子这一带。清晰可见的盐路石板一级一级的台阶,宽度约两米左右,周围现在长满了灌木林,一些地方明显还没有被破坏的模样,只是石台阶被磨得光亮,上面还清晰可见的拐耙烙印。

“阳光下”的古盐道


可以看出,当时这条盐道的繁华程度。 在大方县的果瓦乡,地方还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乡政府的后山深洼里,有一座小桥,据说过去这里是一条很深的山村小河,但由于经过的峡谷落差表较大,所以背盐巴的当地人把这里当成了“一道鬼门关”,但是仅仅用石头砌起来,不足以牢固,但是由于科学发展的限制,也没有更好的东西加固这座桥。 于是,地方人们就想出来一个办法,用地方的糯米蒸熟,然后直接舂好,使得糯米的粘稠性就高,然后搅拌好沙泥,就可以糊在石缝里了。目前,这座桥一直岿然不动,虽然经历了无数时光洗礼,但漆黑的桥身,还可以看到没有一点裸露的缝隙。这座桥现在的记录是清道光二十五年,修建此桥, 现在小桥边有石碑两方,一方阴镌正楷“慕德迁都于此筹资修建拱桥”,一方记叙彝族安纯仁率子天健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建桥的经过。
电视剧《奢香夫人》中的大管家、布摩。水西第49世君长阿哲毕额有二子,长子毕额抹勿,继承君位;幼子毕额孟德,即剧中果瓦,是孟德土官,清代的仁育里慕得土目之祖,清初绝。慕得的分支,又为义渐里果瓦土目杨氏之祖。果瓦家族为世袭布摩,后为土目,在大方县果瓦乡留有“果瓦八层衙”遗址。也是由此一说。 可见,当时瓢井镇作为盐商贩盐时的一个聚集点和落脚点,也不是空穴来风,从地方留下的历史遗址来看,当时的繁华程度,不亚于现在建设古镇的呼声来得强烈。 仅大方县果瓦乡,现在保存起来的盐路古遗就遍及全乡,现保存最为完美的为果瓦乡“四古”:古银杏、古铁杉、古驿道、古彝文碑。这些不仅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地方盐路发展繁荣,惠及地方百姓的一种历史见证。 从历史的角度,奢香夫人对于这一段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阳光下”的古盐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