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吉芬商品的名词解释(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吉芬商品什么意思)(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二、吉芬商品的特点。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吉芬商品的特点有三个。
价格上涨,需求增加。
在西方传统经济学中,吉芬商品代表一种特殊的的经济现象。它揭示了与经济常态截然相反的价格变动规律。经济常态什么意思?就是凯恩斯供需曲线描述的经济规律。我们通过日常观察,可以很容易了解到,当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时,价格必然随之下降,也就是商品价格和需求量是反方向变动的。
所以跨国企业是凯恩斯主义的忠实拥趸,结果在中国市场上被吉芬现象的出现打的落花流水。
其实19世纪爱尔兰灾荒期间,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观察到土豆价格上涨时候,人们消费了更多的土豆。这一特殊现象可用土豆价格变化时所发生的收入效应的程度来解释。
土豆不仅仅是劣等品,而且在灾荒年代其消费占用了爱尔兰人收入很大的比例。因而土豆价格的上升大大减少了他们的实际收入。
爱尔兰人被迫压缩其他奢侈品的消费,从而购买更多的土豆。
马歇尔1895年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中提出了著名的吉芬反论(Giffen paradox),指出了一种贫穷物品的价格下降,这下降的本身使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但是价格下降引起的实质收入增加,又会使贫穷物品的需求量下降。
但是马歇尔认为,虽然两者相加,一正一负,最终,可能,需求量还是会上升的。当然这就是承认了吉芬商品的存在。
所有需求和价格,同方向变动的劣等品都可以归结为吉芬商品。
价格下降,需求下降。
阿弗里德.马歇尔,是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
一次,马歇尔在进行讨论需求理论的讲座时候,吉芬爵士向他提出了一个相反的现象。吉芬说面包是一个主要的食物,如果面包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反而多吃了肉类,少吃了面包。也就是面包价格下降了,但是需求量却减少了。
面包就是吉芬商品,仿佛推翻了需求理论。
举个例子:
老师带一群小学生旅游登山,每个人发了10元钱,要求每个人购买两瓶饮料用于山上解渴。现山下小卖部却只有两种饮料。一是矿泉水4元一瓶,一是可乐7元一瓶。(景区定价和普通超市不一样。)
学生的购买行为既要满足两瓶饮料,又要符合不超出10元的“价值取向”。那么也就只能购买两瓶矿泉水。
假如矿泉水降价3元一瓶,可乐仍然是7元一瓶。那么有的学生就会矿泉水和可乐各买一瓶,于是矿泉水降价,需求量反而减少了。
这里的降价的矿泉水,需求却下降,也成了“吉芬商品”。
价格不变,需求增加。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值变动必然影响价格。但是商品价格波动并不影响价值。也就是价格波动并不会影响商品对于人们的使用。
比如感冒药的价格波动,不会影响该药品的疗效以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举个例子:
花10块钱买一个甜的西瓜,就比花5块钱买一个不甜的西瓜更划算。这样的选择,大家都能很快做决定。
但是西瓜贩很清楚哪些瓜甜,哪些瓜不甜,所以他们经常这样定价“自选每斤2元,包甜每斤3元”。这个时候我们会怎么选择呢?大部分可能还是愿意支付高价买包甜的西瓜。
西瓜贩如果说不甜不要钱呢?奇怪的就是,他家的生意一般不好,也就是需求量并不大。
这个“自选每斤2元,包甜每斤3元”的西瓜就成为了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的名词解释(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吉芬商品什么意思)


吉芬商品产生的原因。
2010年在中国,一直就存在“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猪你涨”的吉芬现象。继大蒜价格突飞猛涨超过猪肉之后,绿豆价格也离奇攀升,随后生姜也卷入这波涨价潮中.从“豆你玩”到“蒜你狠”.再到“姜你军”……调味品和杂粮杂豆等小品种农产品正在上演一个个“吉芬现象”。
网友通过这些谐音词发泄着对农产品轮番暴涨的不满。目前这些生姜、大蒜、金银花、棉花、绿豆、普洱茶等已经出现暴涨的农产品具备了小品类、可储藏、无替代、生长周期长等特点,长期处于价格低谷状态后,需求却因为价格上涨而上涨。
1、消费者支出结构的原因。
正如土豆在饥荒期间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之物一样,土豆的花费占到人们收入的很大比例,这就是土豆成为吉芬商品存在的必然原因。
又正如经济繁荣时期,住房作为大件商品,住房的支出占到人们收入的很大比例,尽管吃饱穿暖了,住房又成了必然的消费,也成为吉芬商品的原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