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丁文《孝道三劫》(大散文)(3)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中国的道学先生实在糟糕,使本来严肃正经的孝道走了样、变了味,落下了招人反对的口实。在非儒的精英人物中跳出来几位向孝道文化发起攻击。四川成都的吴虞,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儒的核心,在于非孝。1910年,由于与父亲的家产纷争,不顾“亲亲相隐”的古训,将父亲诉至官府。吴虞不是好儿女,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他的生活相当优裕,然而,他却断然拒绝对女儿的照顾,“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吴虞日记》)1923年1月14日,正在休年假的女儿吴棱因看电影不被准许而与父亲发生争执。盛怒之下,吴虞宣布和她断绝父女关系并将其赶出家门。
另一个“非孝”的先锋是南社的柳亚子,他甚至比吴虞更胜一筹,扬言父子应以兄弟相称,甚至主张废除伦常。他在写给儿子柳无忌的诗中写道:“狂言非孝万人骂,我独闻之双耳聪。略分自应呼小友,学书休更孝尔公。”

丁文《孝道三劫》(大散文)


实在说,当时一批“非孝”者,他们对孝道文化的抨击并非全错,但对孝道文化缺乏客观的理性的思考,大半在于以走极端博取虚名尔,所以不仅言行狂悖,且往往自相矛盾但当时的主流舆论还是有所保留的,新锐思想家们集中抨击的不是孝道文化的全部,而是其中荒诞不经的部分。其实他们也十分珍视孝道文化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毕竟他们也是父母所生,对于孝道有慎重的考量。就是对于儒教教主孔老夫子本人,也存有几分敬畏之心。1920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说:“我们不满意于旧道德,是因为孝悌的范围太狭了……所以现代道德底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到全社会的友爱。现在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他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
这种人岂不是误解了新文化运动的意思?因为新文化运动是主张教人把爱情扩充,不主张教人把爱情缩小。”可以看出,陈独秀不非孝,他反对的是狭隘的孝道观,主张博爱。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者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不仅不“非孝”,就是对孔夫子本人也心存敬畏。1917年2月4日,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写到:“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20世纪初,以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目的道德规范,重新解释并赋予其民主主义的新内容。

丁文《孝道三劫》(大散文)


猜你喜欢